企业新闻联播讯: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刘俊臣一行在全国人大机关定点帮扶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开展调研。全国人大代表、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女士作为企业代表,陪同调研并介绍了依文·中国手工坊与太仆寺旗合作的家庭手工坊项目进展。期间,双方签订了新一期指尖产业订单协议,共计560件手工艺品,涵盖玩偶挂件、玩偶包和马抱枕等多类产品,持续推动“手艺变现”,助力乡村振兴。 ![]() 这是依文·中国手工坊团队第四次深入太仆寺旗。从文化挖掘、技能培训,到订单落地、市场对接,依文逐步构建起“文化—培训—订单—市场”的全链条帮扶模式,真正实现“让草原手艺活起来,让手艺人富起来”的初心。 四赴草原,六千里路,绣出帮扶深情。自2024年起,依文团队已四次奔赴太仆寺旗,累计行程超6000里。每一次抵达,不仅带来系统化的手工技能培训,更携带着“能落地、能增收”的实单。从首赴五福村开始,依文团队逐渐深入村落,倾听草原故事,提取蒙古族文化符号,为产品注入纯正“草原基因”。随后又开展“奔腾向你”系列缝纫培训,将“农闲”变为“农忙”。今年8月,团队再次带来提升培训与文化课程,扩大培训规模、更新设备、优化教学内容,并融入“蒙古马精神”文化课,让手艺人既掌握技艺,更理解文化。 “你们再来,我家的马儿都认得了。”当地手艺人笑着说道。6000里路,不再是冰冷的里程数字,而是依文与草原、与手艺人之间日益深厚的情感纽带。 三款爆品、560件订单,手艺因心意而动人。这次订单涵盖三类“奔腾”系列产品:400个玩偶挂件、100个玩偶包和60个马抱枕。这些产品不仅具备浓郁的草原文化底蕴,以萌趣设计赢得了市场青睐,成为“草原明星”文创产品,更是大众认识太仆寺旗,走向草原,亲手来触摸这份指尖上草原风情的契机。 这些订单在分配时也充分尊重手艺人特长,眼神好、手劲细的负责挂件绣制;熟练操作缝纫机的承接玩偶包制作;手法稳、有耐心的长辈则负责填充马抱枕。这种“因材下单”的方式,既保证产品质量,也提升了手艺人的成就感和积极性。 ![]() 文化为魂、产业为脉,指尖经济助力持续发展。依文集团自1994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文化为核心竞争力,依托“依文·中国手工坊”平台,在贵州、内蒙古、云南等12个省份、37个少数民族地区建立1200座绣梦工坊,收录了8000余种民族美学纹样与28000余名手工艺人信息,构建起“中国民族美学纹样数据库”和“中国手工艺者数据库”。 通过数据化、产品化、品牌化和市场化的运营,依文成功将传统手工艺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并与全球400多个品牌、1600位设计师达成合作,推动民族手工艺走向国际。这次的依文·中国手工坊与太仆寺旗新订单只是依文集团不断向前留下的又一个脚印。 未来绣出更远的日子。3款产品、4次奔赴、560件订单、6000里路程……这些数字是依文与太仆寺旗故事的注脚,更是草原指尖产业茁壮成长的新起点。依文将继续整合设计、科技与市场资源,推动太仆寺旗手工艺与旅游融合发展,让更多藏于深山的文化符号,通过一针一线,“奔”向都市日常,走进千家万户。 依文·中国手工坊与太仆寺旗的合作,不仅是一场商业实践,更是一次文化接力。每一件手工艺品,都承载着草原的深情与手艺人的匠心,也绣出了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崭新图景。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